日期:2024-04-07 浏览 返回公告列表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11年,由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族企业家的楷模、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张謇先生携其兄张詧创建的南通医院。2004年南通大学组建成立后更名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目前是江苏省属综合性教学医院、省级综合类医疗中心、江苏省研究型医院、江苏省高水平重点建设医院、综合性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是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长三角北翼和沿海经济带高水平医疗服务高地。1994年首批获评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998年被确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10年设立,2017年成为博士后独立招收科研工作站。2020年,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综合评估,获评“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招收条件

除符合国家规定的博士后进站的基本条件(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优秀博士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优先录取:
1.进站前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2.曾参与国家重大课题研究;

3.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掌握熟练的实验技能;

4.具有两年以上国外科研机构工作经历。

二、福利待遇

1. 统招博士后在站期间年薪(税前)不低于28万元,入站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可增加至35万元,并回溯至博后入站时间补发。博士后进站后可享受医院科研资助10万元,鼓励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特别资助18万元;面上资助8万元)、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两年共30万元生活补助)等博士后资助项目。
在南通市辖区(含崇川区、开发区、通州区、海门区)内无住房的统招博士后可享受租房补贴1500元/月。凡考核合格的统招博士后根据岗位需要优先留院。
2.在职博士后的薪酬、各类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相关待遇在原单位享受。合作导师可根据在职博士后在站期间的工作任务给予博士后补助,具体额度由合作导师、所在科室及博士后本人协商确定。
3.博士后在站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按医院规定给予科研工作量补助。

三、博士后导师简介

1.顾晓松院士课题组

顾晓松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担任我院脑科学创新与临床转化中心主任、周围神经损伤与组织工程修复中心主任、神经显微与微创转化医学创新中心主任。顾晓松教授是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工程技术产品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三十多年来,他带领学术团队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研究方面取得突出创新性研究成果:提出“构建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的学术观点,被作为新的理念载入英国剑桥大学新版教科书;发明了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效果优良,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上市(国械标准20203130898),入选“中国2020年度重要医学进展”,获中国发明专利及美国、欧亚、澳大利亚等国际发明专利。依托医院周围神经损伤与组织工程修复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临床诊治。为我国组织工程神经的创新与转化应用进入国际领先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Science杂志撰文称“顾教授在世界上第一个将壳聚糖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第一个转化人工神经研究进入临床,是组织工程神经转化医学开拓者”。 
顾晓松教授主持863项目、973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面向2035的我国再生医学创新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重点咨询项目;获中国发明专利12项,国际发明专利5项;发表SCI学术论文290余篇,学术论文被Cell、Science、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Medicine等权威期刊引用和评述,他引9000多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省部级一、二等成果奖5项。201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连续多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神经科学领域),连续多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课题组现招聘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聘期三年。其中周围神经损伤与组织工程修复方向1名,组织损伤与缺损生物补片修复方向1名。周围神经损伤与组织工程修复方向要求取得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学的博士学位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非临床医学专业博士需在本科或硕士阶段获得临床相关专业学位。组织损伤与缺损生物补片修复方向要求取得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学的博士学位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将协助团队负责人完成现有项目研发及过程管理,承担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等研究任务。

2.其他临床课题组

 

 

四、应聘材料

1.本人学习和工作简历,包括主要工作业绩;

2.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者博士在读证明;

3.发表论文(注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承担课题等学术成果证明材料;

4.应聘顾晓松院士课题组需提供博士导师及另一位推荐人的推荐信和联系方式;

5.报名者请将上述材料以“姓名+博士后导师+研究方向”命名发送至联系邮箱。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施维
联系电话:0513-85052297
Email:fyweis@ntu.edu.cn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20号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科技处
邮编:226001

 

免责声明:

①本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其最终解释权归招聘单位,如求职者对具体情况有疑问,请直接与招聘单位联系。本平台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不作任何承诺或保证。由行为人自行核实,由此引起的相应责任和后果均由行为人自行承担。转载该信息仅出于让求职者周知目的,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温馨提醒:任何收费(会员费、中介费、服装费、培训费、押金、办卡等)都不要相信!

②本平台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