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要敢对变相收费说“不”
作者:盐城网 日期:2017-09-20 浏览

  最近,合肥市劳动监察支队总结5个方面最常见的防骗常识,提醒正在求职的大学生们一定要多加注意。

  一眼识破“黑职介”

  一些非法的职介机构(“黑职介”)抓住大学生缺少社会历练、求职心切的心理,以帮找工作为名,收取“保证金”、“押金”,却让其长期等待或介绍无法满意的单位。

  提醒:合法的职介机构应当在醒目位置悬挂《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营业执照》,收费事项、服务承诺上墙公开。

  格外提防网络招聘

  骗子通过网络、手机等途径,广泛发布虚假招工广告,要求应聘的求职者交纳报名费、资料费等或提供个人信息,设下陷阱,以牟取非法利益。

  提醒:大学生在网上找工作要格外小心,一定要找到可靠稳妥的网站,最好参加由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人社行政部门组织的正规网上招聘活动;确定用人单位后,最好前往实地考察,防止上当受骗。

  不轻信街头“高薪”广告

  街头小广告标榜“高薪”、“待遇优厚”吸引大学生,招聘抄写员、宣传员、暑期家教等,完成后却推三阻四,最终白干一场。

  提醒:大学生应到正规的人力资源市场找工作,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用人单位,不要听信街头“高薪”小广告。

  敢对变相收费说“不”

  “黑职介”向求职的大学生许诺高薪工作后,以收取岗位押金、服装押金等名义骗取钱财。还有一些招聘单位向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收取所谓的服装费、资料费、培训费等费用。

  提醒: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招聘为由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职介机构不得收取服装费、培训费、押金等费用。岗位介绍不成功的,也不能收取中介服务费。

  保留证据很重要

  口头合约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关于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细节,一定要在劳动合同中明确体现。

  提醒:求职者应保留一些与工作有关的凭证,如工作证、上下班打卡记录、劳动合同、工资条等。一旦遇到纠纷,这些都可作为证据。求职中权益受到侵害后,可到单位所在地劳动监察机构,寻求法律保护。


免责申明

①本网站刊登招聘信息,其最终解释权归招聘单位,如求职者对具体情况有疑问,请直接与招聘单位联系。本平台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不作任何承诺或保证。由行为人自行核实,由此引起的相应责任和后果均由行为人自行承担。转载该信息仅出于让求职者周知目的,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②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