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共有157位科学家入选。记者梳理发现,157位入围者中,有20人来自沪上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又有3位是从南通走出的科学家。
这3位科学家分别是:南通大学校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樊嘉教授;如皋籍的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教授;出生于我市三余镇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季向东。
樊嘉1983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0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移植中心从事肝移植及肝脏外科临床研究,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长期致力于提高肝癌临床治疗疗效与转移复发机制研究,在肝癌门静脉癌栓及肝癌肝移植术后转移复发的临床防治上有重大突破。2016年第四季度,樊嘉曾先后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第九届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两项重量级大奖。
另一位中科院院士初步候选人朱美芳是我市如皋人,现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22项,申请发明专利26项。
朱美芳出生在如皋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982年,朱美芳考进如皋师范,后来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原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是东华大学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朱美芳有着深厚的家乡情结,2015年,她欣然受聘担任如皋市经济社会发展高级顾问。
此次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增选候选人的23人名单中,也有一位南通老乡。他就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季向东。季向东主要从事核与粒子物理前沿领域的研究,目前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李政道研究所资深教授。他在上海交大建立了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研究所,并领导40余位学者组成的PandaX国际合作组,在四川锦屏深地实验室开展中国首个大型液氙暗物质探测实验,取得了暗物质探测领域当时世界最高灵敏度的探测结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重视。2010年9月,季向东受聘担任南通市政府高级经济顾问。
据了解,1955年以来,南通已走出了45位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7位。
记者 冯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