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叫《美国工厂》的纪录片火了,讲的是曹德旺到美国办厂经过。
其中最令小编印象深刻的,不是跌宕起伏的劳资冲突,也不是随处可见的文化碰撞。
而是在片尾,工厂主管略带骄傲地向曹德旺汇报,准备用机器手替代装配岗位上的四个工人。
曹德旺是中国“首善”,累计捐款达70亿。起先,他为了让工人提高劳动效率,从企业文化、管理手段上软硬兼施,依然状况不断。
最终,技术的发展给他提供了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裁员。
正如片尾字幕给整件事下的注脚:
因为自动化,全球高达3.75亿人需要寻找全新种类的工作。
同时也讲出了一个很多人忽视的事实:
这个世界上的工作并没有减少,只是新兴工种代替了落后工种。从来没有找不到人干的新工作,只有找不到新工作的人。
在这个科技、思想、文化都日新月异的时代,你恐怕连电视机都很少打开了,甚至忘了座机号码。
如果我们还像那些美国汽车工人一样,幻想着能够靠着过时的手艺,延续一成不变的工作状态,早晚会被职场淘汰掉。
1.摆脱无效努力,建立“时间”思维
有人说:这个世界是懒人创造的,而不是努力的人创造的。人们不想走楼梯,于是发明了电梯。人们懒得走路,于是发明了汽车、火车和飞机。
做得更少,但效率更高。 所以,要想达成自己的目标,首先不应该是瞎忙一通,而是要思考,用什么“偷懒”的方法,才能将自己的成果最大化。
等你思考完了,你会发现,其实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你就能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家克里斯·贝利说过:我们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创造出更多时间。
足球巨星C罗年轻的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但生活上他从来不会用时间去换钱。
C罗在训练场附近租了房子,还买了一辆车,出行剩下的时间,可以要来训练和休息,以保证每天10小时的睡眠。
如今,33岁的他,身体机能依然维持在23岁的水平。把握时间的价值,让C罗始终站在巅峰。
2.与时俱进,开阔思维
聪明的工作方式,往往都是对新鲜事物和陌生领域,持有小心且乐观的态度,而不是一头埋在手头的工作中。
举个例子吧:像现在很火的短视频,许多自以为踏实的人不愿去了解,认为看短视频是没有意义,浪费时间的行为。对“网红”印象,还停留在低俗、低端的层面。却不知道已经出现了不同领域,甚至非常专业、有思想深度的网红。
你不做这些看似“无用”的事,直接否定它,认为“勤有功,戏无益”这就相当于断绝了自己对新事物的参与度。
人是环境的产物,如果见识一直活在过去,就算再努力思考,也没有办法提升思维广度。
不用自己的传统观念去质疑,抱着存在即合理的心态,去了解去发现,进而开阔自己的思维,比其他人更早一步看清现象,找到上升空间,甚至是风口。
3.培养“目标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想做的东西太多,真正能坚持下去的太少。
看别人学弹琴,自己也报了班,却只去了几节课;工作当中发现效率欠缺,收藏了不少文章,却再也没打开过;觉得心理学很有意思,买齐了推荐书目,但放在床头没翻开过。
还有像新年计划这种,现象级的形式主义: 减肥、健身、学烹饪;读书、写作、求升职。 都想一下子吃成大胖子。 我们往往忽略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意志力更加有限,一天工作8个小时,身体都被掏空了,你确定还能兼顾德智体美劳? 导致很多人忙忙碌碌一年,到头来一事无成。
其实,一年时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耐用,只需要制定一个目标,进行专项突破,至于其他方面,则可看情况推进。这就需要我们做出筛选,把真正有价值、能够坚持的内容找出来。
比如,新的一年要涨薪30%,这就是唯一目标,然后思考涨薪需要哪些技能提升,或是人脉拓展,通过拆解过程、逐个攻破来一一解决。而不是一下子定多个目标,断断续续地做,然后放弃。 目标是否明确,是成功与否的分水岭。
真正的进步是水到渠成、厚积薄发的阶段式精进。有了“目标思维”,习惯一旦生成,就会带着你轻松往前走。
南通江海人才网成立于2005年,是南通优秀的人力资本提供商,南通地区最具有影响力的人力资源专业网站之一。公司凭借着高效的服务,先进的技术,专业的团队,为企业与人才提供薪资互动交流服务,为企业求才,个人求职提供快速互动的交流平台
招聘求职,就上南通江海人才网
南通六市一县招聘求职最具影响力平台
1.专业的客服团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全程招聘跟踪服务
2.一站注册,多站共享,最大的人才简历库。
3.服务人员最多,招聘方式最全,行业资源最广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扫码进群】南通招聘求职群,每天发布资讯,掌握最新招聘动态!